寫在出社會之後:從新聞所畢業,我成為一名前端工程師

為什麼我從新聞所畢業,卻成了一名軟體工程師?注意!本篇沒有轉職成功學,只有倖存者的獨白。

距離寫完〈2017 台大新聞研究所推甄正取準備心得〉 ,五年過去了。期間,我去了一趟北京當交換學生,回台灣讀新聞所,畢業後成為一名軟體工程師。工作至今不知不覺兩年多,再讀當年筆下的自己,對媒體滿懷熱情和憧憬,竟感到有點陌生,甚至不可思議。

時光拉遠了距離,對比現在的我,好多都變了。隨著踏進社會而變得實際,也隨著年紀增長,慢慢理解,學習成(作)為一個大人,必須顧及許多人事物的不得已。

久違的長文,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我從新聞所畢業,卻成了一名軟體工程師?注意!本篇沒有轉職成功學,只有倖存者的獨白。

新聞理想?新聞裡,想…

2017 年,我推甄申請新聞所。那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YouTube 逐漸蓬勃發展,媒體開始為公共議題製作懶人包和資訊圖表,新聞嘗試用數位手法製作報導。一切是那麼混沌而充滿著希望和機會。

可惜,好景不常。2019 年二月,我入學時,台灣的新聞媒體生態已經天翻地覆。網軍、假新聞、輿論操作和意識形態滲透等亂象,讓新聞業更難擺脫政治色彩。「小時不讀書,長大當記者。」大概是那兩年,社會對記者最普遍的評價。

怎麼可能不灰心?新聞學教科書提到,媒體是三權分立以外的「第四權」,扮演監督政府,為社會發聲的公共角色。新聞所的教育也多強調這些理念,注重記者採訪現場、挖掘議題、梳理脈絡、客觀寫作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客觀寫作。

事實上,任何報導都無法脫離記者的主觀意識。所謂「客觀」的新聞寫作,指的是多方採集事實、消息來源正反並陳、平衡報導的技藝。這些都是新聞專業不可或缺的核心原則。一個新聞媒體專業與否,端看報導有沒有實踐這種精神。

但,要在台灣今天的媒體環境中實現上述的新聞精神,對一個記者而言,實在愈來愈難了。這牽涉到媒體市場、商業模式、勞動條件以及權力結構的議題。2019年,方君竹在《台灣媒體是怎麼爛掉的?七分鐘看懂媒體亂象五大關鍵!【記者真心話】Vol.1|懶人包》這部影片中解釋得清楚明瞭,有興趣的讀者可以點進去看看。

當今要成為一名「記者」所需要的勇氣,遠超過小蝦米對抗大鯨魚的勇氣。主流媒體多都受政商把持,想要有恃無恐地寫報導,放眼望去,大概只有像《報導者》等非盈利媒體,才能無懼外力干預,放心地書寫。

撇除媒體獨立性不談,在勞動條件惡劣、整個社會對記者又如此貶抑的環境下,若要當一名記者,深信新聞價值,或許是最重要的內在動機。相信關注的議題值得發聲,相信自己的筆墨有力,相信自己的報導能帶來影響,將這些信念化為動力來投入這份工作。

不過,寫新聞不只是帶著理想。下筆的同時,受訪者的生命也會跟著落筆。

偷故事的人

採訪足夠了嗎?對議題瞭解夠深了嗎?我可以動筆了嗎?怎麼讓讀者對受訪者的際遇感同身受?受訪者說的話是不是有弦外之音?有其它資料可以佐證受訪者的說法嗎?還有其他受訪者有類似經驗可以歸納嗎?

報導架構怎麼鋪陳?開場白夠吸引人嗎?為了引用而濃縮這段話,會不會扭曲了受訪者原本的意思?這個段落和上個段落的敘事邏輯順暢嗎?結語最後怎麼下比較有力?這篇報導帶給讀者什麼?如果沒有讀者怎麼辦?如果沒有影響力怎麼辦?如果受訪者對刊出後的作品失望怎麼辦?

這是一篇好報導嗎?

採訪寫作到後來,我覺得記者就像偷故事的人,因為大部分的採訪往往建立在一面之緣的信任關係上。既然把故事偷走了,變成自己筆下的故事,某種程度上,好像就會有一份責任,要對受訪者的生命負責,要對報導內容負責。如果再背上新聞的公共精神,還必須對社會負責。

可是,我沒辦法說服自己寫出來的報導是合格的。我不確定自己寫出來的報導,是不是對得起受訪者託付的信任。

儘管我明白,顧慮這些不是新聞報導主要的目的。那些報導、讀者、受訪者以及社會公益之間的千絲萬縷,卻常常讓我陷入價值判斷和自我認同的掙扎。再加上新聞的時效壓力,我在採訪寫作的過程中總是倍感焦慮,無法停止對自己的懷疑,找到一個心安理得的答案。

進入新聞所近一年後,面對採訪和寫稿工作,我只想逃。

這一逃,便逃進這些年風起雲湧的軟體工程師轉職潮。

契機始於一次偶然

我最早對寫程式的記憶是高中一年級的電腦課。那時盯著螢幕上的 C++ 基本語法,什麼 forvoidreturn 看來都宛如天書。每次的課堂作業都是抄強者同學 J 的 Code 敷衍了事,然後,打開 Facebook 的開心農場偷朋友種的紅蘿蔔。

如果現在搭時光機回到過去跟當年的自己說:「欸!你十年之後會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哦。」

鬼扯。

就這樣,高二選了文組,大學讀社會科學。那七、八年間,只要一碰到寫程式,我當下的反應和大多數人一樣:

太難了,我不會。

但老實說,我從來沒有好好認真學過。

直到 2018 年春天,我在北京的時候,強者我朋友 Z 剛好也在北京的一家新創當軟體工程師。有一次,他帶我們一群朋友參觀他的辦公室,分享軟體工程師的一天是什麼樣子:開會、寫程式、解 BUG,累了有貓咪可以擼,吃零食,出門走走讓腦袋放空也行。在我這個「門外漢」聽起來,簡直舒適又愜意。

沒想到我還留著貓貓的照片!貓貓可愛誰不愛?雖然我還是偏狗派。(攝於 2018 年北京)

朋友 Z 無心插柳的導覽,在我心裡埋下一顆種子。

彼時,我在北京大學修課之餘,也找了一份財經科技記者的實習工作。那是我第一次走進新聞室,初嚐採訪的奔波和新鮮,真實感受背負流量和點閱率的生產壓力,理解記者除了寫稿之外,更重要的或許是累積人脈資本,才有機會疏通一些消息來源,更快得到獨家資訊。

這些觀察和體會,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真的適合新聞工作。

那,我還能做什麼?

我想到 Z 的軟體工程師生活。於是,我打開電腦,上網搜尋更多關於軟體工程師的資料。才發現,原來軟體工程師有分好多種:網頁前端、網頁後端、App 開發、資料科學等等。而且,轉職的風潮早已悄悄吹進亞洲。

軟體吞噬世界

「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

小米創辦人雷軍一語道盡跟上趨勢的玄機。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沒什麼特別深刻的感覺。隨著我接觸愈來愈多商業科技,想法漸漸有了轉變。

線上教育平台降低了學習成本,在傳統學校之外另闢知識傳遞的蹊徑。行動支付提升交易的便利,也促進金融系統和商業模式改變。區塊鏈挾著去中心化的願景走進大眾視野,首先在虛擬貨幣圈爆發。

細數這些產品或服務,都是由軟體建構而成。看看 Google、Apple、Microsoft、ByteDance 等科技巨頭,無一不以軟體技術為核心業務,將資訊、金錢、注意力等資源調派其下,藉此變現崛起。

我最欣賞的台灣科技作家周欽華,對軟體有著很深刻的剖析

軟體是一種調派資源的工具。開發者改改程式碼,軟體就能改變資訊、注意力或貨物的去向。

軟體正在吞噬世界,如天道,勢不可違。

108 課綱新增資訊教育,現在的學生最早從國中開始學習寫程式。(攝於 2020 年,採訪新北市某一所國中的資訊教育現場)

我在北京當實習記者,天天都要讀科技新聞。讀到後來,碰到最大的困難,就是碰到很多技術概念,卻無法真正理解它運作的機制。要深入了解,就一定會談到軟體,而碰到軟體,就免不了提到程式設計。

這種感覺像中間隔著一層薄紗,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我感到不對勁,逐漸對軟體調派資源的 know-how 產生興趣。

帶著對職涯的另一種想像,以及「軟體是大勢所趨」的想法,我萌生一股念頭:學習寫程式對我的未來有益。一方面,我有機會趁這波轉職風潮,為自己創造新的工作選擇;另一方面,掌握這項技能,有助於我更深入理解科技業,乃至於整個現代世界。

簡言之,學會寫程式,Z > B。

相信而堅持

就這樣,從北京回台後,我開始踏上軟體開發的學習之旅。

當時,我還保有新聞所學籍,也還沒想放棄從事媒體工作,對轉職並不篤定,大抵就是在兩者之間游移不定,而且對兩者都沒什麼自信的狀態。我害怕直接進入職場,更沒用勇氣全心學習,準備轉職。

最後,我取巧地進入新聞所,用時間換取空間,繼續釐清新聞工作帶給我的感受,並利用課餘學習前端開發。

後來的事情,前面都提到了。每當我在採訪、寫稿中感到不適,我就會躲進線上課程,在學習技術的過程中獲得一些成就感。可能是因為這樣,我在學習寫程式的過程中並沒有感受到太多的痛苦,甚至偶爾樂在其中,轉職的念頭就在不知不覺中定了下來。

轉職之初,我覺得寫程式比寫新聞報導簡單多了,因為程式邏輯一翻兩瞪眼,只要理解它的運作原理和架構設計,基本上就可以評估出是否有可行的實作方案。尤其是前端開發,成果通常即時可見。不論程式碼品質如何,至少能讓軟體順利運作。好快樂!

現在回頭看真是太天真了哈哈哈……

相反的,報導怎麼寫並沒有標準答案。新聞的價值一方面來其公共影響力,以及閱聽市場的迴響──流量和點閱率,另一方面來自報導者對作品的認同。如果沒有前者,就得仰賴後者,但兩者往往互相影響。哪一個記者不希望自己的作品被看見?所以內容難免向大眾胃口靠攏。

夾在公共和商業之間,新聞陷入無解的拉扯和兩難。這或許是新聞的包袱吧?可能我還是比較適合寫自己,正如我現在寫這段故事一樣。

我從 2019 年開始學習前端技術,花了一年多的時間,才拿到 25sprout 的前端工程師實習機會。顯然,我不是坊間崇尚的速成 Model,天資並不聰穎,否則不會花上這麼多時間。

有些朋友在我「突然」變成工程師之後,問我怎麼做到的?我覺得沒什麼特別的方法,就是用力把時間砸下去而已,尤其理解程式設計這件事真的沒有捷徑。你走得多快,取決於你的抽象思考能力,某方面來說確實需要一點天份。但我覺得只要投入足夠多的時間以及耐心,一定會迎來Aha-moment 。

是什麼讓我把時間砸下去?相信的決心。

我不相信自己寫出來的報導足以成為一名好記者,所以我放棄堅持,逃離了新聞業。我為自己找了很多理由,相信有一天會成為一名工程師,所以我曾整整兩個月每天都窩在電腦前,只為了弄清楚 JavaScript 各種奇怪的地方。

相信帶我堅持,堅持所累積的成果,會反饋到我相信的事情上。

相信而堅持,堅持而相信。

相信源自事物的意義,而意義其實是主觀從不同面向賦予的詮釋。ikigai 文氏圖在四個面向詮釋了意義的內涵,為轉職中的我提供了一個找意義的模版。(圖片來源:理想生活設計)

轉職的辛酸就不多著墨。在此倒是想推薦一些很棒的資源,同時表達我對這些大大的感謝。

我很慶幸自己的第一門前端課程是吳哲宇在 Hahow 上開設的 《動畫互動網頁程式入門 (HTML/CSS/JS)》,雖然這門課主講前端、動畫與設計的結合應用,不以轉職為目的,但是內容扎實,作業引入入勝,完全擺脫程式教學枯燥乏味的調性,反而會因為老師的啟發而想知道更多的程式細節。跟著課程步調走,會覺得寫程式一點都不無聊,而且竟然能這麼有趣!不知不覺掌握了前端三本柱的基本概念。

看著吳哲宇用程式玩轉藝術,不禁讚歎他的才華,實在望塵莫及。

如果目標是轉職前端工程師,胡立寫的這篇〈紮實的網頁前端學習路線與資源推薦〉非常詳盡,是一份實用的規劃參考。其實,他在部落格上的文章都非常值得一讀,淺白的文風和生動的比喻總能把一些複雜的軟體知識轉譯得簡單明瞭,令我欽佩不已。

胡立開設的課程都放在 Lidemy 上,其中不乏免費導讀哈佛 CS50 的課程,還有其他網頁前後端的付費課程,內容好消化好吸收。《先別急著寫 LeetCode》搭配 LidemyOJ 的練習,幫我梳理程式寫作的思路,是個不錯的打底。

還有其他像 PJCHENderOOXX Studio、一年一度的iT 邦鐵人賽、Facebook 的 Front-End Developers Taiwan,還有 PTT soft_job,裡面都有不少前輩大大對網頁前端技術的分享,或是關於轉職、求職的經驗心得,可以多用關鍵字爬爬。現在甚至連 YouTubeInstagramPodcast 等平台,都有很多圍繞在程式相關話題的 KOL 了。只要追蹤一個,演算法就會推給你更多(笑)。

英文資源是最多的,畢竟程式語言算是舶來品。Udemy 上有很多 CP 值很高的轉職導向全端培訓課程,GitHub 的 repo 也有很多寶藏去挖,各路技術大神都流行用 Twitter 分享最新的趨勢。簡體中文的世界因為人口基數大,資源也不遑多讓,例如稀土掘金上也有不少關於前端領域的討論。

上岸了,然後呢?

2022 年初,我從新聞所畢業,出社會後成為一名前端工程師。

近年的軟體工程師轉職潮,讓轉職成功的經驗談,成為眾人爭相效仿的神話。我很幸運地上了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岸,心裡的迷惘實則沒有消失。

幸福快樂的結局只存在童話裡,真實世界總有未完的故事。

這次,故事是成為一名「更好」的軟體工程師──掌握不同 solution 的優缺點,包括效能、依賴性、擴充彈性、是否可維護等各個面向,衡量在不同 case 判斷哪一種是可行的最佳解。

最重要的或許不是技術力,而是良好的表達與溝通能力。讓對方聽懂你在說什麼,釐清來自 PM 或客戶的需求,進一步拆解成小的 module,安排開發的先後順序,預判潛在的 blocker……

當我真正入行,才深刻體會身為一名軟體工程師,不如過去想像中輕鬆寫意。

科技業寒冬襲來,我擔心自己被公司淘汰。讀著技術社群蓬勃分享的新知,我還是會陷入嚴重的知識焦慮。看著解不出來的 BUG,我仍深深懷疑自己是一名冒牌者。

上了岸,才是長征的開始。

而這段旅途沒有盡頭,還會被時代突襲。

ChatGPT 出現了。生成式 AI 的應用落地,讓我們得以用自然語言寫程式,繪圖,創作音樂。未來,程式語言將會變得和英文一樣普及。那麼,軟體工程師將會變成什麼樣子?會被取代就此消失嗎?

記者呢?AI 不能採訪,不能跑現場,不能寫有溫度的故事,或許記者才無可取代呢。

「新聞是時間的作答。」

《報導者》總編輯李雪莉老師在採訪寫作的課堂中這麼形容。我想,人生也是時間的作答。唯有實際走過,才能感受其中,釐清自己想要 / 喜歡的是什麼,不想要 / 喜歡的是什麼。

雖然現在走上軟體開發這條路,但我仍深深感謝新聞所帶給我的訓練:學習和受訪者溝通,清楚表達自己的想法,也藉著專題論文寫下我很喜歡的鐵道故事

某方面來說,記者和軟體工程師都要學習跟上這個世界,每天泡在 Google 找資料,在編輯器上剪剪貼貼,努力寫出自己滿意的作品,其實還挺像的。

十年之後,我還會是一名軟體工程師嗎?其實我不敢篤定。世界變太快,好像沒有什麼不變的事情。或許,最重要的是期許自己保持學習的熱忱和彈性,不會因為年紀的增長,就少了好奇的眼光。

只是不免嚷嚷,出社會後要顧慮的人事物更多了,想法不得不再實際些啊。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長大後才曉得,高中時期最敬愛的老師曾說的那番話:或許不必有方向,只要在混沌中摸索並持續前進,等迷霧散去,你就已經抵達。(攝影 / 阿慧 於 2021 年阿里山眠月線)

我還在感受身為軟體工程師的一切,還在觀察這個世界的變化,還在反思自己的生活樣貌。

就讓我繼續用時間作答,幾年之後再來回顧看看吧。走自己的路,人生多有趣呀。